還會堅持用知乎和 csdn 嗎? DATE: 2025-07-11 05:24:49
學校三年平均直接就業率為76.99%,月平均起薪是5000元以上。
失望之下,介子推帶著自己的老母親,前往綿山隱居不出。重耳知道這件事情以後,馬上派人去綿山尋找介子推,但是介子推心意已決,無論重耳怎麽請都不出綿山。
為了逼介子推出來,重耳聽了身邊小人的“餿主意”:“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結果,放火燒山並未逼出介子推,重耳這邊則在一棵樹下,看到已經被燒死的介子推和他的母親。悔恨之下,重耳將介子推死前抱著的樹砍下,做成木屐,於此,每次他看到木屐,就會悲歎一聲:“悲乎,足下”。
從故事中,我們看到了重耳的悔恨與惜才,而從這種情緒中,我們也能推理出“足下”一詞內含的情感。2、“足下”一詞內涵的情感:對對方才能和品格的尊敬上麵我們說了重耳燒山逼介子推出來的故事。
雖然市麵上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存在一定爭議,但此處我們的重點在“足下”這一稱呼上,所以,單單講故事中呈現的“足下”一詞,我們可以深切體會到這個詞語對“對方的尊敬”與“珍惜”。
毫無疑問,介子推對於重耳來說,一方麵是治國“大才”,一方麵又是救命“恩人”,而介子推本身,可以“割肉就救主”,同時又在“功成名就”之後隱居山林,可見他的身上有“重氣節”、“忠誠”、“不慕名利”的高潔品格。王智濤回國後,到達中央蘇區,當時中央正在考慮李德的翻譯人選,正好王智濤去了,就安排他給李德當翻譯。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給李德當翻譯期間,王智濤第一次見到了主席。那天,主席來找李德討論軍事問題,但是李德非常傲慢,看不起主席的遊擊戰,兩人不歡而散,主席走的時候,李德也沒有送他。
但是,王智濤卻對主席的遊擊戰理論非常感興趣,就借著出去送主席的機會,跟主席請教了一些遊擊戰的問題。主席沒想到這個翻譯會對遊擊戰這麽感興趣,就在門口給他講了足足半個小時,讓王智濤茅塞頓開,受益匪淺。